保险行业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分红险“成绩单”披露季,消费者手中的分红险们表现如何?
从几家头部险企近期披露的信息来看,今年它们“主打”分红险产品的红利实现率普遍高于100%,其中表现最好的是中国太保寿险。该公司两款终身寿险主推产品“蛮好人生”传世版与至尊版红利实现率分别达145%及127%,年金险主推产品“鑫禧年年”红利实现率则达到124%,在几家头部险企的同类“主打”产品中都处于领跑位置。
(相关资料图)
如果说各家险企依据监管要求披露的红利收益率是分红险的“面子”,那背后的实际收益率则是分红险的“里子”,也是消费者在选择分红险产品时的主要考量因素。
业内人士表示,在同样的预定利率及演示利率下,分红险的红利实现率越高,实际收益也就越高,而几家头部大型险企近期的主推产品均采用2.0%的预定利率及3.5%的演示利率。根据测算,中国太保寿险上述几款分红险中,145%红利实现率对应的客户收益率*为3.5225%,127%和124%的红利实现率则分别对应3.33%及3.302%的客户收益率,不仅在头部大型险企中处于领跑位置,同时在低利率的市场情况下,相对于已全面进入“1”时代的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走低的国债收益率以及波动的理财产品净值,无疑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中国太保寿险能在红利实现率上保持领先,并非短期冲刺,而是公司“基本面”多项因素共同支撑起来的结果。无论是中国太保“A+H+G”三地上市的“硬实力”,还是中国太保寿险过去24年分红险年年分红的经营历史,抑或是资产端优秀的投资收益业绩,都是中国太保寿险的分红险可以长期稳健经营、持续兑现客户承诺的“底气”所在,也让消费者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中,对其分红险产品的长期价值更添一份信心。
“分红实绩”:红利实现率与实际收益双领跑
在低利率环境下,分红险的相对优势愈发凸显。东吴证券研报认为,近期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进一步下调,传统险/分红险预定利率分别下调50个基点及25个基点至2.0%/1.75%,但分红险实际结算水平暂无变化,因此从保本收益差距、实际结算水平差异上看,分红险这类浮动收益型产品相比传统险、银行理财等产品的相对吸引力都将进一步上升。
那如何选择分红险?观察各大险企披露的红利实现率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方式。
近期,多家头部寿险公司陆续披露了旗下分红险最新的红利实现率。
从已披露信息来看,中国太保寿险的表现尤为亮眼——在终身寿险与年金险两大主流品类中,其今年的核心产品红利实现率均大幅领先头部主要同业同期的同类产品,为行业树立了浮动收益型产品的经营标杆。
从具体数据来看,中国太保寿险“蛮好人生(传世)终身寿险(分红型)”最新的红利实现率达145%,“蛮好人生(至尊)终身寿险(分红型)”达127%,在已披露数据的头部险企中领跑。而在年金险领域,中国太保寿险的“鑫禧年年年金保险(分红型)”最新的红利实现率则为124%,同样显著高于大型保险同业近期同类型产品大多处在100%-117%左右的红利实现率。
红利实现率,反映的是保险公司实际分配给保单持有人的红利金额与产品说明书中演示红利金额之间的比率。对于消费者而言,红利实现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实际到手的收益。
那中国太保寿险超过120%,甚至高达145%的红利实现率背后,分红险带给消费者的实际收益率又是多少?
可以根据行业通用计算方式(分红险实际收益=预定利率+(演示利率-预定利率)×可盈余分配70%×红利实现率)来进行推算。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头部险企主流产品基本都是基于2.0%预定利率和3.5%的演示利率来设计。以此测算,中国太保寿险145%及127%红利实现率的终身寿险实际收益率分别达3.5225%及3.33%(不考虑费用扣除,下同),124%红利实现率的年金险实际收益则为3.302%。这样的实际收益水平不仅超过了人身保险业过去三年3.2%的平均财务收益率,更显著高于当前存款利率和许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从上述行业通用计算公式来看,实际收益由演示利率、预定利率、红利实现率综合而来,因此,上述险企的以前年度老产品尽管红利实现率不及新产品,但由于演示利率、预定利率和新产品并不一样,因此也并不意味着老产品在低于100%的红利实现率情况下,收益就一定比新产品要低。以预定利率2.5%时期的分红险来举例,该类产品的演示利率通常为4.5%,那按照上述公式推算,达到3.5%的实际收益率仅需71%左右的红利实现率就可实现。
“分红根基”:“基本面”筑牢长期兑现能力
在业内人士眼中,红利实现率的差距,实则是各公司在综合实力、投资管理能力及红利分配策略上的集中体现。
而中国太保寿险分红险产品之所以能保持突出的高红利实现率,核心在于依托了更坚实的公司背景、更优质的投资运作、更透明的信息披露等“基本面”综合因素。也正因如此,中国太保寿险才更有能力通过分红险产品,助力客户抵御通胀风险,实现财富的稳健增值。
翻开中国太保寿险的分红险发展史,最早的业务可以追溯到2001年推出的“太平盛世”分红保险,也是行业内较早试水分红险的险企之一。同时,中国太保寿险始终坚持真实、透明的信息披露原则,也是行业内较早公开披露红利实现率等信息的公司。
“我们始终认为,分红险经营不是短期冲刺,而是长期‘马拉松’。”中国太保寿险相关负责人强调。
当然,长期主义的经营理念不仅在负债端,能够支撑长期稳定的优秀分红表现,关键还在于始终“给力”的投资端。
作为“A+H+G”三地上市的保险集团,中国太保是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保险集团,实力雄厚。截至2024年末,中国太保管理资产达3.54万亿元。
长期稳健的投资业绩是分红的基础。据公开数据计算,2015年-2024年十年间,中国太保总投资收益率均值达5.19%,夏普比率复合均值1.86,两项指标均优于上市同业。这意味着在获取稳健收益的同时,其投资组合的风险控制能力更优。
依托全牌照优势,中国太保深度参与了一系列国家级重点项目,包括中国商飞债权投资计划、铁路发展基金优先股、蓉欧快铁等,这些项目多为AAA级资产,这类项目期限长、收益稳定,与保险资金的长期属性高度匹配,兼具社会效益与投资价值,能够为分红险提供持续的利差贡献。业内人士认为,大型险企在获取优质资产方面的优势,正成为其分红险竞争力的“隐形护城河”。
随着行业转型深入,分红险的竞争无疑将进一步转向“价值深耕”。而中国太保寿险的探索,无疑为这场转型提供了有益的范本——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以投资稳健为基石,以信息披露为窗口,方能在长期主义的长跑中,持续交出令人信服的“分红答卷”。
*:客户收益率是指基于“准备金”口径的一种计算方法,并不是基于“保费”口径的收益率。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