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零售资产业务:特征剖析与应对之策|银行与保险
来源:清华金融评论 发布时间:2025-07-26 18:55:39

文/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晓曙,青岛银行博士后工作站研究员鞠卓

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零售资产业务的表现进行归纳总结,对零售资产业务的特性进行剖析,指出零售资产业务不振是阶段性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的策略建议,包括重新认识零售资产业务的业务逻辑,以及注重发展第一还款来源的风险管理模式。


(资料图片)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资产业务表现

商业银行零售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个人、家庭及小微企业为服务对象,围绕信贷需求而形成的业务模式,主要涵盖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信用卡业务等。2024年,我国银行业零售资产业务整体承压,呈现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规模增幅降速、收益率下滑、不良率上升的特征。事实上,零售资产业务的上述特征并非只是在2024年才表现出来,而是自2022年以来趋势的延续。

2021年之前,A股上市银行整体个人贷款规模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但到了2022年增幅骤降至4.89%,2024年则是进一步下降至3.69%。与之相对应的是个人贷款不良率的提升,2021年之前,A股上市银行整体个人贷款不良率平均不超过1%,但在2022年增长至1.10%,2024年更是增加至1.51%,A股上市银行整体个人贷款不良率相较于2021年已增长超过65%(见图1)。A股上市银行个人贷款收益率也于同期进入到快速下行通道,2022年个人贷款收益率同比下降9个基点(BP)至5.67%,2023年加速下滑至5.25%,至2024年已下降至4.68%(见图2)。

长期以来,零售资产业务一直被视为商业银行穿越周期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但从A股上市银行近三年的总体情况上来看,我国银行业零售资产业务整体表现持续不振,一些过去以发展零售业务为主的银行甚至纷纷表态要将发展重心向对公业务倾斜。未来,我国银行业零售资产业务到底将何去何从?

零售资产业务的特性剖析

相较于对公资产业务,零售资产业务具有鲜明的轻资本属性、风险分散优势和弱周期特征,正是这三重特性使得零售资产业务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商业银行穿越周期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轻资本属性凸显。零售资产业务的风险资产权重整体低于公司业务,新版《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从2024年开始正式实施,零售资产业务的轻资本属性得以进一步加强。根据新规,对于贷款价值比(LTV)不高于60%的住房按揭贷款,风险权重从50%下调至25%以下;对于个人消费贷款等一般零售贷款,风险权重由100%下降至75%;对于信用卡业务中能够按时足额还款的合格交易者,风险权重由75%下降至45%,未使用的信用卡授信额度的信用转换系数也由50%下调至40%。相比之下,公司贷款中非投资级企业仍适用100%风险权重,房地产开发贷若不符合审慎要求则风险权重升至150%。零售资产业务的轻资本属性愈加凸显,使其成为商业银行优化资本配置、提升资本使用效率的核心抓手。

天然的风险分散优势。零售资产业务覆盖海量个人客户及个体工商户群体,单户风险敞口微小,且客户地域分布、收入结构、消费场景高度离散,避免了单一主体风险过度集中的问题。从风险传导机制看,零售资产业务风险呈现“点状偶发”特征,违约事件之间缺乏实质性关联。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信用卡等业务,通常分散于不同收入水平、职业背景和地域的客户群体中,即便部分客户出现违约,对整体资产组合的影响也极为有限。资本新规对零售资产业务设置更低风险权重,本质上也是对其天然风险分散属性的制度认可。

具有抗经济波动的弱周期特征。零售资产业务单体体量小、风险分散的特点,能够帮助商业银行抵消非零售业务在经济周期中的波动。一方面,零售资产业务聚焦于居民生活必需品和小微企业刚性融资需求,即便在经济下行周期依然能保持较为稳定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零售资产业务资产组合的多元化形成了风险对冲机制,住房按揭贷款与个人消费贷款分别锚定房地产周期和消费周期,信用卡业务与个人经营性贷款分别反映市场活跃度和产业周期,在一般的经济波动中呈现非同步性风险暴露。零售资产业务这种弱周期特征在以往的经济周期波动中也已经得到很好的印证。例如,从美国银行业的发展过程来看,美国银行业消费贷拖欠率相较于全部贷款拖欠率波动性更低,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银行业全部贷款拖欠率最高达到7.5%,而消费贷拖欠率则最高不超过5%(见图3)。

零售资产业务不振是阶段性现象

2022年以来,我国银行业零售资产业务整体表现不振,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环境正处于供需失衡的特殊发展阶段所导致。当前,我国总供给和总需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表现出“供强需弱”的特征。一方面,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导致房地产作为重要的产能消耗部门面临下行压力,持续拖累我国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以消费疲软为主要特征的内需不足问题仍然突出,自2022年4月以来,我国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一直处在临界值100以下,居民消费意愿和信心整体偏弱。

如果以制造业表示产能生产,基建、出口、房地产和消费等代表产能消耗,那么,制造业投资增速与消费、房地产和基建、出口等合计增速的差值一定程度上衡量了经济中的供需不平衡度。2022年以前,经济供需不平衡度与以制造业PMI新订单为代表的经济短周期走势高度协同,围绕0上下波动,周期跨度在3?4年。但是,自2022年以来,供需不平衡度持续大于0的时间超过1年,即供需不平衡持续累积,超出以往经验与市场预期(见图4)。

宏观层面的供需失衡问题会向下传导至商业银行的零售资产业务。个人经营性贷款方面,部分供需失衡问题较为严重的行业面临经营压力,特别是一些上游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一方面,其生产的产品滞销,营业收入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产品价格低迷,导致资本投入回报率下降甚至亏损,进而导致商业银行的个人经营性贷款规模下降以及不良率抬升。

个人消费贷款方面,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我国容纳就业的重要基本盘,特别是个体工商户,截至2023年底1.24亿户的个体工商户支撑了我国近3亿人就业。供需失衡对这些企业的不利影响会导致相关就业群体的收入下降,个人消费贷款的还款能力也随之下降,进而导致银行的不良率上升。此外,房地产市场低迷也会直接影响银行住房按揭贷款业务,致使银行按揭贷款出现规模下降、不良率抬升的问题......

付费?5

阅读全文

来源 | 《清华金融评论》2025年7月刊总第140期

编辑丨王茅

审核 | 丁开艳

责编丨兰银帆?

Review of Past Articles -

01

02

标签: 贷款 保险 银行业 信用卡 商业银行 资产规模 零售资产业务

猜你喜欢

统计局: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1.8%-每日时讯

统计局: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1.8%,制造业,加工业更多

2025-07-27 10:52:47

银行业零售资产业务:特征剖析与应对之策|银行与保险

银行业零售资产业务:特征剖析与应对之策|银行与保险,贷款,保险,银行业,信用卡,商业银行,资产规模,零售资产业务更多

2025-07-26 18:55:39

广发银行东莞分行开展金融教育宣传进社区活动

广发银行东莞分行开展金融教育宣传进社区活动,饭堂,民生,金融教育,社会责任,广发银行东莞分行更多

2025-07-26 14:58:27

广发银行东莞分行:普惠金融增量扩面,金融活水浇灌经济良田_每日视点

广发银行东莞分行:普惠金融增量扩面,金融活水浇灌经济良田,贷款,扩面,融资,普惠金融,小微企业,金融活水,广发银行东莞分行更多

2025-07-26 14:57:05

28亿天价索赔!A股房企向创始人跨国追债_观察

28亿天价索赔!A股房企向创始人跨国追债,世荣兆业,法院,上诉,格力地产,法庭更多

2025-07-26 05:59:08

监管鼓励下不良资产转让提速:年内15家消金公司转让超160笔

监管鼓励下不良资产转让提速:年内15家消金公司转让超160笔,不良贷款,消金公司,资产规模,地方amc,不良资产处置,不良资产转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更多

2025-07-26 05:51:14

新茶饮猛攻,香飘飘预亏上亿|聚焦

新茶饮猛攻,香飘飘预亏上亿,香飘飘,新茶,奶茶,果汁,茶饮,朱丹蓬更多

2025-07-25 21:57:24

银行理财规模重回30万亿!上半年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 每日视讯

银行理财规模重回30万亿!上半年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银行理财,理财产品,理财规模,平均收益率更多

2025-07-25 21:54:58

昆明楼市的 “深耕型领航者” 优居找房重新书写本地标准_聚看点

昆明楼市的“深耕型领航者”优居找房重新书写本地标准,昆明,房地产,领航者,楼市,存量房,优居更多

2025-07-25 20:01:55

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30.67万亿元 同比增加7.53%|焦点热文

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30.67万亿元同比增加7.53%,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平均收益率,银行理财市场更多

2025-07-25 19: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