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7月7日,富卫集团(1828.HK)在港交所敲钟上市,这个李泽楷打磨了十多年的保险平台,终于走完了曲折的上市路。富卫集团的登场,不仅是李泽楷资本版图的重要一步,也让外界看清了这位“小超人”在保险业的野心与布局。
富卫集团的上市之路堪称 “闯关记”。2021年先计划赴美上市,融资30亿美元;随后三次冲击港交所,均因各种原因折戟。直到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1000万美元,才终于在第四次递表后成功上岸。从2013年李泽楷斥资166亿港元收购 ING 的港澳及泰国保险业务起步,富卫集团通过并购及自然增长迅速扩张,12年间并购十余家险企,业务遍及10个市场,成为东南亚五大保险公司之一。
细看业务版图,富卫集团的“战斗力”不容小觑。2024年,分红人寿、非分红人寿、危疾及医疗类保险贡献了超86% 的新业务价值,数码渠道和银行保险是两大王牌。在泰国,它是汇商银行的独家保险伙伴;在新加坡,拿下 “最佳数码保险公司” 奖项;在越南,与多家银行深度合作。不过,频繁并购也为集团带来财务压力,2024年负债率高达87.31%,这或许是市场对其保持谨慎的原因之一。评级机构惠誉表示, 富卫上市,有望降低其财务杠杆率,提升财务灵活性,并实现更均衡的资本结构。惠誉预计,若上市所得款项部分或全部用於赎回现有债务工具,集团的合并财务杠杆率(2024年底为25%)将下降。减少债务亦将降低利息支出,从而提高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对李泽楷而言,富卫集团是资本版图的关键一块。此前他掌控的电讯盈科、盈大地产等上市公司总市值约430亿人民币,如今富卫集团加入后,这一数字突破900亿。加上与华泰证券合资,管理着 超过6000亿人民币资产的华泰柏瑞,李泽楷的商业帝国已具相当规模。
富卫集团的上市,是李泽楷在保险业的里程碑,也是其资本运作的新起点。背靠东南亚庞大的保障缺口和数码化优势,这家保险巨头的未来仍值得关注。毕竟,能在四年内四次冲击 IPO 并最终成功的企业,绝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