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涛直言,“优贷,名校贷最恶心”,并在上图中划出横线作为强调,他们催债都没搞清楚是男是女,但依然发送多条内容不堪入目的短信以及图片,也常有接到侮辱性电话,“那个新疆人来处理就是名校贷发的”。何涛称,部分短信已被自己删除。
在网贷平台与催债公司不断四处发送羞辱短信的压力下,何涛只得答应还钱。何涛表示,在沟通了一些平台后,已经还款超过11万元,但仍剩余多数平台未能还款,“看的懂的没有太大问题的。我都还上了”。
逾期:费用高昂
实际上,在项目逾期后,平台的催收以及对出借人给予的补偿,产生一定的成本。而平台将成本转移到逾期借款人的身上,逾期管理费便应运而生。常见的包括逾期罚息、滞纳金、催收服务费等。
部分校园贷以低息吸引大学生,但往往弱化高违约金、高管理费等费用。比如“名校贷”按天收取逾期未还金额的0.5%,“爱又米”逾期费更是高达1%/天,还有少数公司会收取贷款金额的7%至8%作为违约金。
有用户评论称,别碰这种黑心贷款。“黑到什么程度,你晚半个小时还款可以问你要几百逾期费,不给就直接轰炸。”“准备还钱,晚了三分钟,直接打电话骂家里长辈。”
以“今优客”平台为例,何涛表示,吴宁于2017年6月19日在今优客借1000元,到手880元,需要按周还款,每周400元,共计需还款1400元,“到七天后还清就可以,没还清的逾期费一期440”。
据了解,吴宁已经先后向今优客还款2000元,但仍未还清在该平台所欠借款,并遭到今优客平台的催款短信等。另一家名为“金优客”的平台,吴宁在今年5月借款1200元后,在随后的2个月内已向平台还款4500元,也未能结清。
在名校贷平台上,吴宁也先后在2016年7月,2017年3月、4月先后借款2000元、500元与500元。其中,2017年3月、4月的2笔借款均于当日结清,还款504.95元,2016年7月的一笔借款也于2016年7月结提前还款。
此外,吴宁在名校贷仍有2笔借款,一是大额借,借款金额为10000元,借款期限为36个月,每月需还款376.78元;另一笔是应急借,借款金额为1000元,借款期限为3个月,每月需还款343.23元,因出现逾期未还款情况,吴宁目前已经收到多条名校贷以及诺诺镑客发来的催款短信,部分含有威胁字样。不过,名校贷平台上无法查看这2笔借款详情,包括借款时间、还款计划、已还款金额、待还款金额以及贷款合同等信息。
名校贷客服称,如果有违规催收,可向名校贷提供截图举报。但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提供截图后,客服则否认称,低俗短信并非名校贷所发送,系他人冒名所为。而对于借款详情查看问题,客服则告知,只有还清逾期款项后,才能看到详情,否则无法查看任何信息。
吴宁(化名)与名校贷客服对话
监管:禁而不止
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8月24日,银监会亦明确提出用"停、 移、整、教、引"五字方针,整改校园贷问题。2017年6月,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全面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
随着监管层的明令禁止,“校园贷”已经趋于沉寂。然而,早前“校园贷”乱象的后续影响至今还在持续。据央广网报道,11月13日,青岛一名大学生因为陷入“做单”贷款陷阱,如今欠债四十多万元却无力偿还。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教授黄震表示,监管已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大部分原来做校园贷的互联网金融机构退出或转型,少数则寻求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成为校园贷助贷机构,尚未进入的,也得到了足够的警示。
另一方面,高校教学楼、宿舍、食堂门口均停放着大量的共享单车,而几乎每一辆共享单车上都贴着贷款的小广告。广告上写满“只需身份证,即可贷款”“办大额信用卡”“无需抵押,有无工作均可办理”“你找我借钱,咱俩就有缘”等字样。
中国银行法学会理事、中国科技金融法律研究会理事肖飒曾撰文表示,业务乱象依然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部分不良借贷机构的虚假宣传与学生群体对金融知识的普遍匮乏;二是大学生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金融需求。
很多从事不正规校园借贷的平台方的宣传都是以“便捷”、“低息”作为噱头,吸引有资金需求的学生上门。肖飒直言,“而大学生作为刚刚接触社会,普遍还缺乏系统的金融知识的群体,很容易陷入此类‘骗局’,形成利滚利的高利贷而无力偿还,最终产生无奈结局。”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要避免校园贷监管出现“九龙治水”,各部门必须各司其职,打造保护在校学生的铜墙铁壁。(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