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绣花功夫”
打通“最后一公里”
文明贵在坚持,需要久久为功。常态长效是文明城市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难点所在。为让城市文明持续“保鲜”,新兴号召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推动小区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氛围。
上较场曾经是一个开放式无物业管理老旧小区,存在公共设施跟不上、社区服务缺失等问题。面对小区无人管理的困境,新兴通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推动社区内、外资源共享,促进邻里融合,同时积极发展培育“楼长制”社区志愿组织,透过多方联动机制,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共同解决社区居民个人、家庭、小区问题,推动社区多元共治。
上较场是新兴探索“楼长+志愿服务”机制,破解老旧小区文明城市创建难题的一个缩影。目前,新城镇有老旧小区10个,由于投入大、难管理、收益少,社会化物业都不愿意进驻,导致这些小区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难题。为破解这些难题,新兴于2022年8月启动“楼长+志愿服务”机制,以新城镇上较场小区为试点,推动主题志愿服务常态化,让群众在春风化雨中自愿成为“楼长”。“楼长”们发动居民发现、主动处理小区楼院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披乱挂、乱停乱放、乱贴乱扔等脏乱差现象。依靠自身能力无法处理的,及时向社区、街办反馈。同时,“楼长”们能有效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妥当地处理居民提出的各种问题,耐心解答,细心回应。下一步,新兴将复制上较场的成功经验,在县城区所有老旧小区推动“楼长+志愿服务”机制,全力破解老旧小区文明创建的难题。
为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日前,新兴举办“新晖银发人才库”启动仪式,按照“自觉自愿、量力而为、发挥特长”原则,以人才库建设为离退休干部工作创新载体,组织老同志开展调查研究、社会服务、公益志愿等活动,积极帮助老同志发挥智慧经验和传帮带作用,引导老干部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为新兴凝聚“银发力量”。
生活处处有文明。创建文明城市的源头活水来自群众,群众的满意度,是对创建的最好评分。新兴通过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方式,下“绣花功夫”解决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品质,为老百姓绣出一幅实实在在的美好生活图景。
创建是方向 惠民是目的
创建是方向,惠民是目的。新兴始终把创建的落脚点锁定在造福于民上,从群众需求出发,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快推动经济、城市、民生等领域高质量发展。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9月8日,新兴召开庆祝2023年教师节暨新州教育基金颁奖大会,表彰全县教育战线上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颁发助学和奖教奖学金共461.39万元,推动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同日,筠州惠能幼儿园举行揭牌暨开园仪式。据悉,筠州惠能幼儿园是翔顺筠州小镇的重点教育配套,属于新兴县惠能幼儿园南校区,园内有18个教学班,其中大、中、小班各6个,办园终端规模为在园540人。园区配备多个完善的功能室,为孩子的生活、学习、游戏提供多元化、多维度的环境条件。
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9月11日,新兴县政协首个界别委员工作室——文旅界别委员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该工作室将发挥县政协在文旅领域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特点,助力新兴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休闲旅游康养“首选地”。据了解,工作室将采取党政点题、群众出题、委员荐题等方式,进一步围绕加快推进云水台生态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重大问题和水台镇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每个季度开展一次专题协商,每年开展“五个一”活动,努力把工作室打造成一线协商的平台、凝聚共识的阵地、联系群众的渠道和学习交流的园地,促进政协协商有效服务基层治理。
通过创建文明城市,切实增强群众家园意识、主人翁意识,助力城市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不断改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新兴县委、县政府长期坚持的创建工作理念,也是新兴创建工作的最大特色和亮点。
在新兴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个市民都能感受到创文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一点一滴累积起了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兴人以善行义举奉献大爱,市民家园意识、公民道德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